|
1. 实验室简介
上海市化员工物学(芳香杂环)重点实验室的前身ylzz总站线路检测药物化工研究所成立于1992年初。成立伊始,即以"诚信团结,追求卓越"为理念,坚持创新为主,创仿结合,坚持基础理论与工程开发相结合,形成了目前这支以“技术报国”为己任的高学历、高效率的科研团队,并已经成为我国在农药化学及芳香杂环化员工物学领域主要的研究团队之一。2001年经批准,成立上海市化员工物学(芳香杂环)重点实验室。
本重点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19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实验室管理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7人,具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的17人,另有外聘的研究助理2人。2017年培养博士生6名、硕士生19名,在读博士45名、研究生143名,在站博士后4名,从而形成了一支年轻、高学历、高层次、梯队配置合理的充满活力的研究队伍。
研究团队以中青年为主,具有良好的国际研究背景,各研究方向有机结合并保持各自特色。通过对人才队伍建设,化学、生物、计算研究人员结构比例更为合理。研究所人才团队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名,973首席科学家,科技部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一名,上海市浦江人才一两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一名,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人才一名。在国家级和国际机构任职的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钱旭红)、英国巴斯大学名誉教授(钱旭红)、担任J. Agric. Food Chem., Pestic. Biochem. Phys国际编委(钱旭红)、化学通报主编(钱旭红)和编委(李忠)、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农药委员会副主任(钱旭红)和委员(李忠)、第九届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委员(李忠)。曾经兼任亚太化工联盟主席(钱旭红),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钱旭红),德国洪保基金会大使科学家等(钱旭红)。
对于吸引和培养优秀中青年人才,上海市化员工物学(芳香杂环)重点实验室主要采取提供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灵活的体制,内部实行专项经费统一管理的机制,对于新进的年轻人给予科研启动经费,保证中青年人才在刚起步阶段不用担心经费匮乏,无法正常开展科研的问题。在项目申请及完成上,由经验丰富的教授负责指导确定研究的重点内容,在实施阶段定期指导,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此外还注重中青年的培养,给他们提供各种机会锻炼提高,截止2017年12月共有9位教师出国深造,有8人次出国参加国际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先后有6位固定人员分别获得中国工程院院士、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浦江人才称号、上海市启明星人才和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人才。
2. 实验室主任简介
李忠: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曙光学者。1968年7月出生。1990年获ylzz总站线路检测应用化学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93年获ylzz总站线路检测物理化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1996年获ylzz总站线路检测精细化工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在ylzz总站线路检测留校工作,1998年被聘为副教授,2003年被聘为教授,2004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期间于1999-2001年,获得日本国立AIST和ITIT博士后基金资助,在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ylzz总站线路检测药物化工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化员工物学(芳香杂环)重点实验室主任。
近年来,主要从事绿色农药化学及新农药创新。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2355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 项、“863” 课题2 项(2011AA19A207,877万元;2006AA10A201,680万元), “973”子课题2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14 项,国外授权15 项。其中,2项专利实现技术转让,获得了2个具有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产品:新烟碱类杀虫剂哌虫啶和环氧虫啶。目前这两个杀虫剂已获得国家新农药正式登记,并进入工业化和产业化实施阶段。李忠教授荣获第四届中国农药行业技术创新优秀奖(唯一个人奖)和荣获第九届中国农药创新贡献奖一等奖。
3. 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
本实验室总体定位是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开展芳香杂环化员工物学相关领域的创新研究,成为特色鲜明、队伍整齐、条件先进、国内领先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基地。研究团队有3位研究方向带头人,分别是李忠(农药的化员工物学),杨有军(染料的化员工物学),宋恭华(活性分子构建的方法学)。
(1)农药的化员工物学
环境友好、高效低毒的绿色生态农药创制关乎国计民生,关乎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借助平台条件,特别是将新颖的方法学用于农药新先导的发现,将各种新技术手段综合运用到化员工态农药的分子设计和先导发现;同时充分发挥ylzz总站线路检测的化学化工学科特色,促进生物、信息、化学与农药学研究的衔接与交叉集成,加强化学农药与化学工程的融合,在昆虫生长调控、智能农药、植物抗病激活剂、杀线虫剂及农药纳米技术、农药晶体工程等方面开辟新的研究方向。
(2)染料的化员工物学
面向生物科学与技术及环境生态安全的荧光传感器化学是国际上研究的前沿热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芳香平面共轭杂环的化学与功能(生物性能或活性)为主线,设计合成了系列荧光探针,并在分子设计原理、合成方法、性能、功能评价及应用技术进行了系统性创新研究。
(3)活性分子构建的方法学
活性分子的构建方法对新药研发至关重要。创新了基于微波-超声波复合能量场促进、基于功能化离子液体的组合化学、基于含氟砌块的多组分反应以及含氟化合物的绿色合成方法,强化它们在原子经济性、合成效率以及结构多样性方面的优势,为药物筛选提供结构新颖、多样的化合物库。
版权所有 yl34511线路中心 - ylzz总站线路检测 |